<menu id="kocau"><tt id="kocau"></tt></menu>

北京郵電大學世紀學院怎么樣

來源:本站 發布時間:2018-04-25 15:04:41 整理:一品高考網
北京郵電大學世紀學院怎么樣北京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怎么樣,好不好!校園風景怎么樣,交通方不方便,北京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學費多少,師資力量怎么樣?就業情況怎么樣,有那些重點專業,北京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全國排名多少?一品高考網小編整理了以上信息共參考,希望對各位考生有幫助!

1,學校簡介

 北京郵電大學世紀學院2005年經教育部批準成立,由北京郵電大學與北京學涵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按照新的機制和新的辦學模式合作舉辦的全日制本科普通高校,是教育部直屬高校在京舉辦的第一所獨立學院。
學院位于延慶區康莊鎮,現有校園占地500畝,建有充足的教學及輔助用房,獨立的圖書館大樓及實驗樓。圖書館藏書近62萬冊,電子圖書23萬余冊,可訪問數據庫71個,能夠充分滿足學生學習需要。
學院院長由北京郵電大學副校長李杰研究員擔任;授課教師由北京郵電大學選派的教師、學院專職教師、外聘教師(含剛從高校退休的教師、業內相關的工程技術人員)組成。學院現有專兼職教師319人,其中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達33%以上。
學院立足于電子信息領域,以通信工程、電子信息工程等電子信息類專業為重點,以數字媒體類專業為特色,建成了涵蓋工、管、文、藝4個學科的專業理論教學體系、實踐教學體系和素質教育體系。學院現設有通信與信息工程系、電子與自動化系、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經濟管理系、藝術與傳媒學院、外語系、基礎教學部7個教學單位,共有通信工程、電子信息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物聯網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機械電子工程、物流工程、市場營銷、電子商務、傳播學、數字媒體藝術、數字媒體技術、英語、財務管理、軟件工程等15個專業,在校生5000余人。
學院建有院級實驗教學中心7個,各中心下設實驗室,全院共有90個實驗室,開出900余個實驗項目。經過10余年時間的建設和發展,數字媒體實驗教學中心、工程教育訓練中心、互聯網商務管理實驗中心先被評為“北京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我院成為國內獨立學院中少有的獲得3個省市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稱號的高校。學院依托3個市級示范中心,建立了通信工程綜合實訓基地、網絡工程綜合實訓基地、機器人綜合實訓基地、經濟管理綜合實訓基地、數字媒體綜合實訓基地等5個校內綜合實習實訓基地,1個北京市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北京市級校外人才培養基地和1個北京市高等學校示范性校內創新實踐基地,滿足了學生專業應用能力培養的需要。
學院先后與中興通訊、億陽信通、寶信軟件等133家企業簽訂了實習實訓基地協議書,派出學生進入企業實習實訓,在企業導師的指導下完成畢業設計;派出教師參加企業的暑期實踐,保障了人才培養與專業行業的發展緊密結合。同時,學院積極引進企業資源進入校園,與中興通訊公司共同創辦了北郵世紀—中興網絡通信學院,培養符合通信領域新技術人才需求的專業人才;與億陽信通公司共同開辦“億陽班”,有針對性地培養應用型現代通信人才。
學院立足本科教育,拓展國際合作,積極探索“本科學歷教育+英語+專業證書+境外學習”的人才培養新模式,成為國內第一所獲批加入雅思全球搜索引擎系統的中國高校,也是第一家獲得接受留學生資質的北京地區的獨立學院。學院先后與英國、法國、日本、美國、韓國、芬蘭、德國和臺灣地區等高校簽署了校際友好院校并實施了合作項目,創辦了中法工程師部,引進了日本先進的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課程,中美物聯網學分互認交流學習項目,開展了學歷教育和短期課程培訓合作,對學生進行職業化和社會化訓練。目前,學院已有300余人赴英、法、美、日、韓、芬蘭、德國等國家進行學習交流,已經接受12批次留學生來我院就讀。
學院師生學科競賽成績顯著,到目前為止,學生參與美國國際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全國軟件專業人才設計與開發大賽,全國大學生網絡商務創新應用大賽,國際水下機器人大賽,華北五省、北京市大學生機器人大賽,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北京市大學生計算機應用技術大賽、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首都高校物流設計大賽等各類競賽,共93人次獲得國際獎項、272人次獲國家級獎項、1869人次獲省部級獎項,獲獎人次居同類院校前列。多位教師在北京民辦教育園丁獎、全國大學英語教學大賽、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基本功等比賽中獲獎。我院科研課題組主導制定的手機(移動終端)動漫標準正式成為國際技術標準,被評價為“是文化領域中國科技、中國標準走向世界的重要標準。”
學院八屆畢業生平均就業率達到98.46% 以上,3000余人就業于國有企事業單位,近650人考取碩士研究生。學院成立了創新創業教育中心,開展系統的創新創業教育并創建大學生科技創新基地,下設7類工作坊,2間工作室,每年投入專項經費近50萬元。同時,在學院的大力支持下,學生創業熱情高漲,成功案例不斷涌現,學院被評為“全國青年創業教育年度先進集體”“全國民辦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示范學校文化建設獎”。
隨著學院的建設和發展,學院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認可,影響力逐步提高,先后榮獲“全國先進獨立學院”“北京市5A 級社會組織”“中國動漫游戲人才培養先進單位”“全國軟件專業人才設計與開發大賽優勝學校”“全國最具品牌影響力獨立學院”“北京市大學生創新實踐活動優秀組織院校”“北京市無償獻血優秀組織單位”“軍(警)民共建先進單位”等稱號,并成功打造國家新媒體產業基地動漫創作及人才培訓中心、國家安全生產宣傳教育數字產品研發基地、全國工業和信息化人才培養綜合服務平臺認定測評中心、中國民辦教育學會高等教育專業委員會培訓基地,多次獲得北京市安全系統集體嘉獎。
建院以來,各級領導(國務院原副秘書長陳進玉,時任教育部副部長袁貴仁、發展規劃司司長韓進、副司長宋德民,時任北京市教委主任劉利民、北京市教委委員葉茂林、黃侃,時任市政府教育督導室主任線聯平,市教工委常務副書記劉建、副書記唐立軍、王民忠,延慶區區委書記李志軍、延慶區教委主任魏旭斌,大興區原區委書記沈寶昌等)先后到學院視察指導工作,并對世紀學院依法辦學、規范管理、較高的教學水平、多層次的人才培養模式等方面給予了充分的肯定,特別是對學院為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所做的探索給予了高度評價。
學院積極探索內涵式發展,實施工程教育和工程師培養,加大校企合作與國際合作交流力度,力求做精做強,已形成學院核心競爭力,全面提升為區域經濟和信息領域服務能力,將學院建設成具有影響力的應用型大學,為建成特色鮮明的工程師學院奠定堅實基礎。
(數據更新:2017年8月15日)

2、師資力量


2012年,學校專任教師有285人,其中教授31人,副教授80人;
博士學位99人,碩士學位182人。
截至2016年12月,學院授課教師由北京郵電大學選派的教師、學院專職教師、外聘教師(含剛從高校退休的教師、業內相關的工程技術人員)組成,共有專、兼職教師319人,其中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達33%以上。
全國民辦高校優秀輔導員:馮躍忠 
“2016年第十屆北京民辦教育園丁獎”優秀教研團隊獎:經濟管理系教研團隊 

3、學費信息


專業名稱 學費(元) 備注
英語 19200 校本部
機械電子工程 21600 校本部
機械電子工程(中法聯合培養) 35000 校本部
電子科學與技術 21600 校本部
通信工程(校企合作) 28000 校本部
軟件工程(中日國際合作項目) 35000 校本部
物聯網工程(中美聯合培養) 35000 校本部
數字媒體技術 32000 校本部
市場營銷 19200 校本部
財務管理 21600 校本部
物流工程 21600 校本部
傳播學 19200 校本部
電子商務 19200 校本部

4,就業情況


    2017屆高校應屆畢業生招聘季已經到來。畢業生的就業問題牽動著整個社會的心,在就業形勢嚴峻、競爭激烈的背景下,近年來畢業生的就業傾向正發生一些變化。今年,畢業生們會如何選擇職業和崗位?
  日前,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通過問卷網,對2001名正準備就業的高校應屆畢業生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找工作時,52.9%的受訪應屆畢業生期望起薪在3000~5000元。薪酬福利(57.0%)以及發展前景和空間(51.0%)是他們最看重的兩個因素。面對當前的就業形式,65.2%的受訪應屆畢業生表示有些壓力,但還是比較樂觀。61.1%的受訪應屆畢業生打算先就業后擇業。他們目前最希望得到的就業幫助是實習機會(46.2%)、職業規劃輔導(44.2%)、用人單位信息(42.3%)。
  52.9%受訪應屆畢業生期望起薪在3000~5000元
  調查中,20.1%的受訪應屆畢業生還沒有任何offer(錄取通知書——編者注),42.0%的受訪應屆畢業生拿到了1個offer,18.9%的人有2個及以上offer,7.9%的人已簽三方,9.8%的人想創業或已創業,1.3%的人是其他情況。
  李卉桐(化名)是武漢某高校新聞傳播系應屆碩士研究生,目前,她還沒有拿到offer,正在緊張地準備面試,“有一些公司正在準備二面、三面,有一些還在準備筆試或剛剛投遞簡歷”。
  今年21歲的陸鵬鵬是2017屆本科畢業生,學軟件工程專業,現已簽約華為公司產品經理的職位,明年畢業后將赴深圳參加培訓,兩年后接受單位隨機分配。在此之前,他還拿到了鏈家產品經理的offer。
  陸鵬鵬說,他從來都沒有考慮過體制內的工作,也不一定非要進500強企業,但對公司的規模是有要求的,心理預期是500人以上。“有戶口的話更好,沒有也無所謂”。
  找工作時,受訪應屆畢業生最看重的兩個因素是薪酬福利(57.0%)以及發展前景和空間(51.0%)。其他依次是:單位性質(42.9%)、單位所在城市發達程度(42.1%)、單位的實力和聲望(41.3%)、工作穩定程度(35.5%)、個人興趣(26.5%)、單位人際關系(22.3%)、戶口(18.5%)、工作輕松程度(16.6%)、離家遠近(11.9%)等。
  李卉桐找工作時,綜合考慮了各種因素:“我青睞北上廣三個城市,其他的不考慮,所以這也是我比較焦慮的原因,這三個城市都不是我讀書的城市;其次我很看重薪酬,一線城市起薪必須高于8000元才能保證基本生活;同時,我還希望這份工作符合我的興趣”。李卉桐表示,公司的名氣、實力、人際關系等也是她比較在意的,但對戶口和是否在體制內則不太在意。
  陸鵬鵬認為,城市不是特別重要,后期還可以調整。對第一份工作,他最看重薪金。“如果留在北京,我覺得月薪應該在13000元以上”。
  調查顯示,對于起薪的期待,8.1%的受訪應屆畢業生在3000元以下,52.9%的受訪應屆畢業生在3000~5000元,28.7%的人在5000~8000元,7.1%的人在8000~10000元,1.7%的人在10000~15000元,0.6%的人在15000元以上,0.9%的人回答不好說。
  北京某高校輔導員元華(化名)向記者介紹,他所在的學院目前找到工作的有十幾個學生,簽的基本都是體制內單位,還有一些學生處于面試階段。“本科畢業后很多人要讀研或出國深造,真正找工作的學生只有一小半。想留在北京的比較多,基本看重兩點,一個是戶口,一個是公司的牌子。想回家的學生則是圖穩定,省會城市也是很多非留京學生的選擇”。
  65.2%受訪應屆畢業生表示有些壓力,但比較樂觀
  調查中,對于今年就業形式的感受,45.3%的受訪應屆畢業生的感覺是不太理想,競爭壓力比較大,36.7%的受訪應屆畢業生認為比較好,有可以選擇的空間,8.7%的人認為非常好,有很多適合應屆畢業生選擇的優質崗位,7.4%的人認為非常糟糕,覺得自己找不到工作了,1.9%的人回答不好說。
  面對當前的就業形勢,65.2%的受訪應屆畢業生表示有些壓力,但還是比較樂觀,20.0%的受訪者坦言非常焦慮,不知道怎么辦才好,11.5%的受訪者表示很輕松,有信心找到好工作。
 
  李卉桐認為今年的就業形勢還是很嚴峻的。“好工作并不多,但畢業生人數在增加”。她坦言自己很焦慮,這種焦慮更多來源于所學的專業,“媒體單位的招聘人數在縮減,體制內的考不進去,體制外的也越來越難找”。
 
  元華說,這兩年很多用人單位都在縮減應屆畢業生校招人數,崗位也開放得越來越少。同時,這幾屆應屆畢業生在入學時趕上了擴招政策,加劇了就業難度。“名校里不少學生心氣太高,找工作時碰了釘子,被潑了冷水,容易‘高不成低不就’”。
 
  受訪應屆畢業生最希望得到實習機會、職業規劃輔導、用人單位信息方面的幫助
 
  調查中,61.1%的受訪應屆畢業生有先就業后擇業的打算,22.9%的受訪應屆畢業生希望盡可能一步到位,9.5%的人選擇深造后再就業,3.5%的人打算自主創業。
 
  對于專業和工作的對口程度,46.7%的受訪應屆畢業生能接受不一定絕對對口,37.8%的人期待盡量對口,12.6%的人可以接受完全不對口,先找一份工作再說。
 
  陸鵬鵬一早就確定了自己的職業方向——產品經理。在他看來,工作符合興趣和對口很重要,“如果這個工作我不喜歡,以后會很痛苦。另外,如果第一份工作不對口,相當于之前學的專業就用不上了,以后再跳槽也不太可能再往專業里跳”。
 
  李卉桐也很在意工作和專業的對口程度,對于第一份工作,她認為應該主要積累經驗。“我希望能體驗各種各樣的工作環境,但第一份工作也非常重要,它會影響以后的職業發展”。
 
  對于第一份工作對以后職業生涯的影響,29.5%的受訪應屆畢業生認為影響非常大,第一個平臺至關重要,決定未來的社會階層,59.4%的受訪應屆畢業生認為有一些影響,可以起到“跳板”的作用,8.5%的人認為影響很小,干得不開心就跳槽,下一份工作什么樣全憑自己找。
 
  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就業,目前很多高校都開設了職業規劃方面的課程。調查中,52.2%的受訪應屆畢業生表示上過職業規劃課或聽過相關講座,42.9%的人表示沒有接受過相關培訓,4.9%的人回答不好說。
 
  元華介紹,他所在的學校有職業規劃類的選修課,在學院里,他也會組織學生干部開辦一些就業指導講座,邀請以往就業比較不錯的同學回來給大家講講經驗。
 
  李卉桐說,自己在校期間雖然上過相關課程,但感覺內容很空,她現在對未來職業的想法基本都來源于實習。
 
  調查顯示,受訪應屆畢業生目前最希望得到的就業幫助是實習機會(46.2%)、職業規劃輔導(44.2%)和用人單位信息(42.3%)。其他還包括:面試心得(37.7%)、獲取就業信息的渠道(37.6%)、心理咨詢(32.4%)、獲得專業前景信息(28.4%)、工作單位的情況(27.4%)、別人推薦(22.3%)等。
 
  陸鵬鵬表示,他就業時最希望得到內推的機會,以及用人單位的投遞渠道。李卉桐說,她最希望有業內人士幫自己分析用人單位的文化內涵和發展前景。
 
  本次調查的受訪者中,男性占52.1%,女性占47.9%。


5,專業設置


■ 工學(8個)

  • 機械電子工程
  • 電子信息工程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通信工程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軟件工程
  • 物聯網工程
  • 數字媒體技術

■ 文學 (2個)

  • 英語
  • 傳播學

■ 藝術學(1個)

  • 數字媒體藝術

■ 管理學(4個)

  • 市場營銷
  • 財務管理
  • 物流工程
  • 電子商務

5,交通情況


北京郵電大學世紀學院來校線路 交通情況

Copyright © 2006 - 2018 www.660691.com Inc. 版權所有

黄毛片人妻
<menu id="kocau"><tt id="kocau"></tt></menu>